2018年,物流运输行业信息化发展迎来新浪潮,金融对物流行业上下游的联系纽带作用凸显;随着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,信息技术的运用更加充分,数据交互的效率显著提升,供应链中的信息流、资金流、物流三个要素都迎来巨大发展。
前端商流的数字化高度成熟之后,亟待通过后端的供应链体系来实现降本增效,2018已经过去,梳理几大代表性事件供大家参考,行业发展趋势由此可见一斑。
1、怡亚通成为深投控控股子公司
2018年9月10日,怡亚通发布公告称,怡亚通控股拟以协议转让方式将占公司总股本的5%的股份转让给深圳投控。本次股权出让完成后,深圳投控将持有怡亚通18.3%股份,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,怡亚通也将成为深圳投控的控股子公司。
2、广州国资入主普路通
2018年11月18日,普路通发布公告称,广东省绿色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(简称“绿色金控”)将持有公司10.66%的股份,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。公开资料显示,绿色金控的控股股东为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(简称“广州金控”),其实际控制人为广州市人民政府,这也意味着广州国资即将入主普路通。
3、商务部等8部门发文通知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
2018年4月17日,商务部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生态环境部、人民银行等8部门联合下发《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》,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,确定了北京等55个试点城市和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266家试点企业。
4、《供应链服务术语》发布
2018年3月20日,由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提出并主要起草编制的《供应链服务术语》(SZDB/Z 295-2018)正式发布,并于2018年4月1日起实施,标准进一步规范供应链服务术语,引领深圳供应链服务业高质量发展,促进供应链系统集成与资源整合能力不断提高。
5、京东物流推出以供应链为核心的产品矩阵
基于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(GSSC)的能力支撑,京东物流在2018全球智能物流峰会上发布由京东供应链、京东快递、京东冷链、京东快运、京东跨境、京东云仓组成的全新产品体系,针对每个产品精耕细作,为不同消费需求、消费场景提供全方位、一体化的解决方案。
6、“超级大数据公司“成立
2018年4月26日,顺丰控股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深圳市顺丰投资有限公司与8家供应链公司成立合资公司,致力于构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供应链大数据平台。供应链大数据平台将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,推动建立高效协同的现代供应链体系,打造创新的智慧供应链,提升综合物流服务效率,有效服务实体经济,提升国内企业在国际供应链中的竞争力。
7、顺丰收购敦豪供应链在华供应链业务
2018年10月26日,顺丰控股发布公告称,收购敦豪供应链(香港)有限公司和敦豪物流(北京)有限公司100%股权,将整合DPDHL在中国大陆、香港和澳门地区的供应链业务,本次交易总对价为55亿元。
8、百世集团与外运发展达成合作,共同拓展综合物流服务
2018年10月18日,百世物流科技(中国)有限公司与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。框架协议签订以后,百世将承接外运发展国内段综合运输业务,包括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成都、郑州五大港口运输业务。在仓储、物流、智能运力调度等方面服务于外运发展,实现从仓库到海关、从陆运到空运的无缝接驳与运输。同时,在智慧供应链及整车运力等方面提供服务。
2018年,从政策到产业环境发展,对供应链管理行业都是一片利好。